某国内知名连锁超市在一个中小城市设立了分公司,但其税收与统计口径都统一结算到其总部,在当地只是租赁了房屋和雇佣了部分外包人员,每年数十亿交易规模,但对当地的贡献却乏善可陈。通过政府协调该商家,更改了城市统一收银码,打通了该商家的结算和票务系统,由本地的一家国有商贸公司通过统一收银码来承接消费者的采购需求,然后由该超市在其总部开票给国有统筹平台,再由统筹平台开票给到消费者,终于实现了统计层面的一次“属地化”结算。
某省会城市有千万级人口,单农贸市场就有147家,但所有农贸市场中没有一家规上企业、无法实现社消零的升规纳统。但通过给农贸市场全面使用统一收银码,结合农产品的一些特殊税收政策,迅速将整个市场的交易结算资金集聚到政府的菜篮子公司,只需7个商户,一年交易额就能达到500万实现升规入统,全市的年交易规模,以一个人一天消费10元买菜来计算,1000万人口就是一天1亿元,一年就是365亿,光这一项对地方社消零贡献就非常可观。
某国内知名旅游景点,年旅游接待人次超过500万,但遗憾的是,景点里面近百家农家乐,却没有一家规上企业。政府投入巨资打造旅游IP,日常运维也付出了很多心血,但入统数据寥寥无几,通过更换统一收银码,利用独特行业差额征税的国家政策,巧妙地集聚了景点内及各家餐饮、住宿的交易金额,实现升规纳统,还不增加税负成本,让政府大力投入旅游行业的目标和地方经济数据表现有了更可持续的协同发展动力。
某城市地方政府借助自媒体传播效率,走红全国,成为各地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城市。但地方旅游、城管、交通、以及大量的警力投入后,虽然名气大增、但经济数据调查的结果却不理想,增长速度远不及预期。大量消费网络化、异地化结算,导致当地数据无法统计无法入表。通过更换城市级统一收银码,在后续开展的重大节日活动时,实现了结算的高效汇聚,较好的统计了市场的真实交易情况,让网红城市在经济表现上也同样惊喜连连。
某地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餐饮连锁品牌到当地产业园设立供应链公司开票结算并采购当地特色农产品,为了招引这些企业,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绑定税收贡献的奖励政策,但遭遇中央对地方返税奖补政策的一系列质疑,招商条件兑现愈发困难。通过统易收和政府协同发放定向消费券的形式,为这些商家在全国的门店铺设统一收银码,在消费者扫码结算时,由当地政府发放的定向消费券也随之发给了消费者去促进其消费。这个创新的模式不但解决了奖补合规的路径问题,既帮招商对象带来更多的消费流量,也为地方带来了更多异地结算的增量,可谓一举多得。
某国有平台公司负债率较高,融资压力大,通过承接地方数字化统筹结算平台项目,获取了大量的城市交易数据,通过特许经营权解决了数据确权的问题后,再和码牌推广的合作银行以“数字资产”采购的名义来进行结算,实现了数据变现和数字资产入表,轻资产转型,用数据融资,成为该国有平台公司新阶段的新突破。